找到相关内容10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圆瑛大师在七塔寺

    。(卓香板云:“起!”) 七塔寺原为江西分宁令四明任景求私宅,唐大中十二年(858)任景求舍宅为寺,心镜祖师居之,初名东津禅院,奉敕改名为栖心寺。之后“历年既久,兴废叠更”,到了宋代大中祥符...成为宁波三大寺之一,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气势。七塔寺的开山祖师心镜大师是慧能南宗弟子马祖道一的法嗣,其师五泄灵默直接得法于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两大师,马祖的大机大用,石头细密平稳的禅法都在七塔寺里出现过,但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4051474.html
  • 禅宗语言、诗歌、公案的阐释话语体系

    空劫已前”、“朕兆未分已前”等。  (4)心月心镜禅语系列 心月心镜侧重本心的圆明性。本心光明,不受污染,天真独朗,无纤毫情尘意垢,禅宗用净裸裸、赤洒洒来象征。对本心净裸裸赤洒洒的特征,禅宗还以“心月”、“心珠”、“心镜”来象征。本心湛然圆满,光辉朗洁,犹如晶莹圆满之月。“心珠”如璀璨朝日,如晶莹水月,它又是一颗奇特无比的“神珠”。“明镜”也叫“古镜”,是人人本具的皎洁本心,它原真地反映外物而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10264022.html
  • 审美变奏:基督教信仰与禅宗理想

    时看山看水其心性必为山水所牵滞,所谓“五岳归来不看山”,“除却巫山不是云”就都有此意。彻悟之后看山看水其澄明心镜映照出山水之形却不滞留其中,其心性仍是空明清净而能“纳万物”、“了群动”的。就是说禅只...

    李启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4940777.html
  • 元代佛教贤首宗的概况

    心镜》、《玄谈辅翼》等著作,并曾对唐代高僧一行法师所撰的四十二卷《华严经海印道场九会诸佛仪》一书作过补注。著述以外,普瑞法师还善讲《华严经》、《金刚经》等经典,“每登讲席,发音径径,弘纲微绪,莫不毕宣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4746532.html
  • 王雱与佛教

    自己的“复性”主张。其理论脉络终极之处,就在于“复性归道”。“学道归乎复性,复性归乎体神”。王认为“吾道自足,不假他求”,由此他复性的方法主要有:保持“吾心空然”,“心镜常夷”,“湛然常寂”;“无分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4265528.html
  • 唐英与佛

    博华钦此。十月二十三,即公元1133年时著烧造青博华,……再,岳飞曾经率兵路过此地,为寺势萦纡一径斜,华物一种工具。“风庙题楹联:“机关不露云垂地,遵旨为雅物博郎白世秀来心镜无暇月在天。”由此可见,阳府...

    张德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1168314.html
  • 唐奘师真唯识量直解

    抽觉户之重关。惛梦醒而大觉常明。狂性歇而本头自现。  此正显唯识一宗不可不究。明精晓而融入心镜也。文并易知无劳更释。欲人即相悟性。乃结叹之深意。三宗后学幸各思之。 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八  音释  谙(...

    古吴蕅益释智旭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33238825.html
  • 论永明延寿的“万善观”

    。在修习“万行”的一开始不可能一下子就明了般若,但必须要求自己从一开始就力图以明澈之心来观照“万行”(顿修),而不是抱有不管怎么样先积点福德的思想。然后以这样的态度不断地磨练积满尘垢的心镜(渐修),让...

    杨柳 张家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3041470.html
  • 永明延寿易佛会通思想研究

    ,旨以一心法门推行净土,趣向极乐。   一、与智顗的比较:圆融   延寿在《宗镜录·自序》中说明本书主旨是:“举一心为宗,照万法如镜”,吴越王钱俶之序称该书为“心镜录”。延寿《万善同归集》曰:“问:所...

    王仲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3841479.html
  • 一切唯心论

    孽镜,实际上仍旧是唯心所造。因为任何人所做的一切,都不能逃避自己的心。孽镜实际就是心镜。做了坏事,别人不知道,可自己知道,自己知道就不能逃避孽镜。 既然一切唯心造,人要救自己,就要时刻去反省自己当下...

    曾琦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4145931.html